发布会|新增就业250万人以上!“十四五”期间,云南要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发布时间:2021-10-08 06:01:43 浏览次数:19592
9月30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昆明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近日印发的《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进行发布和解答。
新闻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云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熊梅表示,该规划立足人社部门职能,将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劳有乐业、才有优用,技有专长,老有颐养”。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50万人以上,创业达到40万人以上。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50万以上
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5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分别在5.5%和5%以内,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100万人次以上,扶持自主创业达到40万人以上。通过就业促进广大居民增加收入,努力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保险参保总人次达4030万人次
要完善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努力做到法定人员全覆盖,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次达4030万人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努力让社保制度改革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全省专业技术人才达200万
要围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高端人才汇聚之地。“十四五”末,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数量分别达到200万人、155万人,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数累计达到100万人。云南还将搭建干事舞台、优化发展环境,为各类人才安心安业创造良好条件。
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超2600家
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量达到2600家以上。积极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要加大对劳动关系中弱势群体和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护的关注,实现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不断提升,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不低于90%
构建新型和谐劳动关系,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劳动合同制度全面实施,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更加健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更加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不断提升,加大对劳动关系中弱势群体和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护的关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分别不低于90%、96%。
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4620万人
推动“智慧人社”创新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数字云南”建设为契机,以“智慧政务”建设为核心,打造“智慧人社”新局面,全面建成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标准统一、公共普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高质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4620万人。
落实国家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在健全完善制度方面——
巩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成果,接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
落实国家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逐步提高待遇水平,确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积极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
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提高最低缴费档次标准,调整完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政策,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管理。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金新增结余至少80%用于委托投资
云南省社会保险局局长胡小兵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将加快建设完善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衔接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经办管理线上线下衔接互通,实现经办服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精准高效协同。加快推动社保经办数据化转型,提升社保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提升社会保障经办精确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缩小城乡经办服务差距。积极打造有温度、人文化的社保经办服务新模式。
“十四五”时期,将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促进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力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到72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到2440万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每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新增结余至少80%用于委托投资,力争取得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努力实现社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