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南公共就业服务网!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州市动态 >详细内容

州市动态

文山州2013年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及 2014年市场就业服务工作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3日 阅读: 11510 次 字体:【】 【 来源: 作者:

一、“招工难”与“就业难”进一步发展,“招工难”现象更为突出

全州人力资源市场2013年度市场就业供求基本面总体表现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招工难”现象更为突出。全年州县市劳动力市场报告报告表明,通过劳动力市场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就业岗位41108个,同期在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登记人员只有17575人,求人倍率2.34%,求职人数只占招聘岗位数的43%;同期,州级人力资源市场召开的春、夏、秋三场综合招聘会的数据也反映出走势一致的市场供求状况,三场综合招聘会上提供就业岗位9843个,参会求职者9000人,达成就业意向3951人,达成就业意向数只占提供就业岗位数和参会求职人员数的40%和44%。

对2013年全州劳动力市场及人力资源综合招聘会的数据作进一步和分析发现,本地企业招工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州县市劳动力市场提供的41108个就业岗位,有近一半为东部沿海地区企业提供,还有20000个左右的州内就业岗位,而求职人数只占州内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数的87.8%;针对州内企业等用人单位召开的州级人力资源综合招聘会的数字同样反映了这一状况。

从供需双方分析造成“招工难”与“就业难”,主因显然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已经上升为就业的主要矛盾。虽然表面上看是供需不平,但实则是供求不能很好地融合和匹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从用人单位看:一是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用人单位用人更加谨慎,提高了用人标准;二是用人单位为降低生产成本,压低工资,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等,造成用人单位缺乏对劳动者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从劳动者来看:一是专业技能不高,与用人单位的需要不匹配;二是择业观念不切实际,自设就业门槛,眼高手低等等。多项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

二、强化就业服务是破解“招工难”与“就业难”的有效手段

2014年全州“招工难”和“就业难”这种结构性矛盾会进一步发展,解决或缓解这一矛盾,对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这一矛盾,需要在2014年继续做好各项市场就业服务工作。

1、围绕人力资源市场基础配置功能,继续强化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市场化。除继续做好日常的市场就业服务,还需要经常性地召开州县市级的综合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市场选择创造条件。

2、加强就业职业指导,一是指导企业改善工作条件,适时提高员工工资水平和相关待遇,以人为本,柔性管理,增强吸引劳动者到企业就业的能力;二是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为主的青年群体的就业指导,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及自身的优劣所在,制定切合实际的择业目标,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实现自主创业和就业。

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服务,针对劳动者各自的不同实际,分门别类地开展高、中、低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实现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的能力。

(文山州劳动就业服务局 李松藩)

 

 

[打印文章]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