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南公共就业服务网!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州市动态 >详细内容

州市动态

丽江市2013年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工作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7日 阅读: 11986 次 字体:【】 【 来源: 作者:

2013年度,丽江市的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在省劳动就业服务局的具体指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业促进就业为工作主线,努力大胆创新,迎难而上,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了“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促进经济发展和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截至12月31日,全市新增扶持创业145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435人的101%。其中:“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扶持创业95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55人的100%;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49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480人的103%。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11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户的100%。新增发放贷款11078万元(其中:“贷免扶补”放贷6659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放贷2969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放贷1450万元),带动(吸纳)就业4731人(其中:“贷免扶补”带动就业2816人,小额担保贷款带动就业1400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吸纳就业515人)。

一、2013年度各项创业贷款完成情况

(一)“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情况

1、按承办单位区分的进度及还贷率情况

2、按县(区)区分的进度及还贷率情况

(二)小额担保贷款情况

(三)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情况

二、丽江市在推进创业贷款工作中主要开展的工作

在推进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工作中,我市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2013年初,市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从政策宣传、技能培训、推广典型、培养创业带头人、维护创业者合法权益等引导和服务创业就业方面入手,及时召开会议,就目标任务、扶持对象和条件、工作程序、贷款政策、额度、期限、项目管理要求、实施的方法和步骤等方面的工作做了详细的部署,为切实开展好2013年“贷免扶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为确保我市2013年度目标任务的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承办单位、各县(区)充实了调整了工作人员,修改、完善了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职责等,做到有机构、有地点、有人员、有制度,为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1、超前谋划,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各县(区)为全面了解掌握创业者的创业意愿,积极协调信用联社、工商局、地税局等部门,多渠道对有创业意向和贷款需求的创业者开展详细的摸底调查,对贷款项目、家庭、本人情况、资金需求情况、信誉程度、偿还能力等逐一调查了解,做到情况明确,心中有底。

2、耐心细致,做好帮扶工作。

一是各承办单位工作人员,对主动前来咨询并提出申请的创业者,热情接待,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对不符合扶持条件的创业者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本着“四个优先”即“优先扶持首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优先扶持骨干产业,优先扶持特色产业,优先扶持能带动就业”的原则,做到公正、公开,并主动与各相关单位沟通、联系,将审查合格已签署审核意见的创业计划书及时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农信社签署意见并发放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配合创业导师,帮助其分析创业意向、市场需求、资金规划等,初步了解和掌握创业者的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经营场所、经营项目等工作。

二是建立了创业人员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各类工作台账,按规定报送统计报表。

三是建立创业导师库,聘请带头人和行业能人作为创业指导导师,对创业人员建立“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创业指导帮扶制度,通过上门指导、电话交流等形式,发挥指导导师跟踪、联系和指导服务的作用,帮助创业人员解决项目论证、市场分析、经营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四是开展创业培训。积极举办创业培训班,对创业人员进行创业的挑战、分析、评价个人财产等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五是对申请创业贷款但未能贷到款的创业人员,进行回复解释,建立了创业人员后备队伍。

3、加强跟踪督查,扎实推进工作。加强工作措施,对工作进程加强了跟踪督查,要求各县(区)切实采取措施,加快工作进度;加强督促检查,每星期对各县(区)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与市信用联社提供的发放情况进行比对,每月向各(县)区通报工作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

4、树立典型,发挥带动效益。

在实施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工作中,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创业者为目标,大力宣传先进事迹,树立典型的示范效益,使创业者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推动创业就业工作,激发了更多人员的创业热情。

(三)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

为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全市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是各地、各承办部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公告、组织创业讲座、网络和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了“贷免扶补”政策宣传和培训;二是按照关注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工作思路,各地、各系统都积极发掘、扶持和培养创业典型,积极参加全省评优活动。三是在丽江市电视台、广播电台、丽江日报和丽江市劳动就业局政府信息网站等大力宣传贷款政策和先进创业典型事迹。今年5月,我局邀请《丽江日报》记者,集中对我市通过创业贷款扶持创业成功的创业者进行了采访,共走访、采访了全市33名创业成功者,其中有大学生、农民及市内相关龙头企业,涉及餐饮、农产品开发、商品零售批发、畜牧业、幼儿园、汽配汽修、酒店、手工制造业等,共有24篇创业成功报道在《丽江日报》专栏刊登,通过以点带面,强化宣传,切实转变了就业观念,增强了创业信心和创业意识,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创业促进就业工作。

(四)引入竞争机制,拓展承贷金融机构。

为避免小额担保贷款受承办银行放贷规模的限制,把承贷金融机构由原来的农村信用社一家,增加到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两家共同承办贷款,不但调动了承贷银行的积极性,扩大了放贷规模,还提高了放贷的工作效率。

三、丽江市创业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总体上看,我市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工作开展情况比较良好,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工作人员不足。三项贷款工作涉及的内容多、面比较广,工作量大,特别是“贷免扶补”工作后期的跟踪服务工作任务重,需要经常走访创业人员,由于各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兼职,多数情况只能通过电话进行跟踪服务,导致项目开展情况的反馈存在一定的被动性。

二是由于各经办机构对政策理解的偏差、信息沟通不够畅通,使其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一致,影响了款项贷出及回收。

三是受益面不够广。由于受政策限制,不能很好满足创业人员需求,服务创业人员;受还款方式的限制,创业人员实际可用资金减少,不利于创业项目的发展;创业的项目类型较单一,偏重于传统养殖、种植、餐饮服务行业等方面,创新性和科技含量普遍不高。

四是创业者的创业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创业人员中,青年人占的比例较大,但部分青年在创业初期积极性较高,对项目的认识和长远规划不够,一旦在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

五是还款周期太短,致使创业人员在创业过程中就将部分贷款本金用来偿还贷款,实际可用资金减少,不利于创业项目的发展。

六是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贴息县级配套部分因财政困难,未得到落实。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把创业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协调各承办部门进一步加强联络、交流、沟通,切实解决信息沟通不够畅通的问题,统一步调和口径,同心协力,发扬成绩,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做得更好。

(丽江市就业局 赵元镶)

[打印文章]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