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动态
做好务工群众“服务员” 当好金牌“娘家人”
关山万里,情牵一线。云南省怒江州与上海市浦东新区相隔千里,因东西部协作而结缘,在怒江人社部门与浦东新区人社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架起了一座座跨越跨越千里、山海情深的劳务协作的“连心桥”。今年,怒江州人社部门专门在上海浦东设立劳务服务工作站,努力做好怒江籍员工在上海的就业帮扶和稳岗工作,以“娘家人”的身份,为众多在沪劳务人员及时送上温暖。
“娘家人”来了
早在今年5月份,怒江州驻上海浦东劳务服务工作站就已经成立。
当时正值上海抗疫关键时期,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到上海浦东进驻开展工作,但是在上海的怒江籍务工人员已经获悉消息,就主动联系工作站工作人员,询问进驻上海时间及工作站工作内容,还向工作人员反映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工作人员也进行了回复和解决。
其中,部分贡山籍务工人员表示疫情防控期间无收入,无法支撑日常开支。工作人员立即告知:怒江州现在针对上海务工人员面临的情况,符合条件的可以向户籍所在乡镇提出给予临时救助申请,解决他们当时所面临的燃眉之急。
深入一线
今年7月15日到岗后,工作站两名工作人员到岗后,第一时间参加了“2021年度沪滇劳务直播带岗”活动,拜访了浦东人社局领导,与相关处室进行了工作对接。
让劳务人员“来得了,留得下、稳得住”,是工作站的目标。为此,工作站逐步启动了一系列服务举措。
首先工作站及时到各个企业看望怒江籍员工,知晓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难。比如,来自云南的务工人员是从少数民族地区来沪的,很多人还不能熟练的使用普通话,所以对外沟通就比较吃力,不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诉求,企业就无法完整了解员工的需求。工作站工作人员就利用当地方言和民族语言的优势,第一时间知晓怒江籍员工的想法,及时与浦东人社和企业进行沟通,共同把问题和困难化解在第一线。
比如,工作站在上海特波机电公司了解到,公司里的傈僳族务工人员反映,到公司食堂吃饭需要刷卡有些焦虑。工作站工作人员经过了解后向他们解释:特波公司给予员工每人每月520元的餐补,其中打餐卡260元,工资卡260元。经过解释之后,务工人员才消除疑虑。经过此事,上海特波电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怒江籍的员工肯吃苦,就是交流沟通有点困难,我们有时候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也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现在好了,有你们工作站,我们管理也方便多了。
其次,工作站建立成务工人员急时想得起、困时找得到、难时信得过、愁时靠得住的“娘家”。
2021年以来,浦东新区和怒江州两地人社部门已先后开展5批次335人劳动力集中转移来沪就业。随着务工人员的增多,工作站及时建立了怒江在沪务工微信群,并在各企业预留了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通过不同方式方便老乡第一时间能够找到工作人员,对于怒江籍务工人员所反映的情况,也及时给予解决。
如今,怒江与浦东两地人社部门正加强沟通协调,全面同步推进工作,为怒江州来沪就业人员打造“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一站式”就业服务,确保怒江农村劳动力顺利实现来沪就业,助推怒江乡村全面振兴。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