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动态
实施“1491”工程 推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丽江市人社工作这样干
近日,丽江市召开202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提出实施“1491”工程,即:围绕一条精神主线、夯实四个服务平台、推进九项重点工作、筑牢一个基础保障,持续推动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1条精神主线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领导干部专题学、党员干部示范学、线上线下全员学、思想溯源研讨学,开展基层宣讲,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决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委有要求、市委市政府有安排,丽江市人社局就作出“第一反应”,开展迅速而坚定的行动。
4个服务平台
提升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落实促进就业政策,积极支持创业和灵活就业,扶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培育“一县一品”劳务品牌,力争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1万人,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
提升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推进社会保障创新提升行动,继续实施社会保险“扩面增效”行动,优化“康乃馨”社保服务措施,全市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02万人次以上。
提升人事人才服务平台。落实人才高地十条措施,加大柔性引才、人才表彰奖励和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完善高层次专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成长机制,实施“技能丽江”行动,支持丽江市技工学校建设,新增高技能人才1500人。
提升和谐劳动服务平台。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提升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质量。实现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7%以上,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8%以上;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85%以上,仲裁结案率90%以上。
9项重点工作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百日行动”。紧紧抓住一季度转移就业黄金窗口期,全力稳岗位、抓培训、快输出、增收入、优服务,确保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43万人以上。
持续推进社保扩面增效。积极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推动中小微企业和农民工积极参加失业保险,引导高危行业、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2023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力争净增参保4000人。
推进“零工市场”建设。合理利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场地资源,设立零工对接服务专区,推进县(区)建设规范化的零工市场。强化零工人员就业服务,加强信息服务,建立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促进供需匹配对接,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培育一县一品“劳务品牌”。先行先试,加快培育“宁蒗足疗师”劳务品牌,示范带动“古城旅游”“玉龙药农”“永胜食用菌”、华坪“芒乡果农”等一县一品劳务品牌选树、培育,打造丽江“就业名片”。
探索“管家式”人才服务新模式。实施“兴丽英才”支持计划,健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加强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建设,组织遴选一批专家服务基层重点示范项目。积极推进园区人才服务工作站建设。优化人才绿卡服务工作,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软环境”。
建立“阳光考录”工作体系。加强人事考试培训中心建设,进一步规范考试管理,组织业务培训,建立专业考试考务队伍。
持续推进“技能丽江”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支持技工院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层次。
提升事业人事管理水平。积极支持事业单位通过特设岗位、直聘等方式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落实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规范开展表彰奖励、评比达标项目,落实功勋荣誉表彰奖励待遇。
开展“安薪护航”行动。打造“绿色仲裁”服务品牌,开展“无欠薪企业”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欠薪行为,确保“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动态清零”,持续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1个党建基础
推进服务中心人社医保党建联盟建设。成立“人社医保党建联盟”,开展“党建引领 抱团服务”行动,实现党建互学、阵地共建、活动互联。推进党建带工建示范单位创建,推动党工干部“双向交流、交叉任职”。每季度开展一次“服务之星”评选活动,每年开展人社业务知识竞赛、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常态化开展党工共建活动。创建“丽江人社先锋论坛”品牌。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人社先锋论坛”交流研讨,举办“人社先锋论坛”赛。分类组建5个“人社先锋队”开展攻坚行动,服务一线,在助推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彰显人社力量、作出人社贡献。
(丽江市人社局 供稿)
相关信息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