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新闻发言人”该如何“发言”?
发布时间:2017-11-29 17:01:36 浏览次数:16522
《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遇有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关切等,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接受媒体采访,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这被舆论认为是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要补充和保障。
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完善,重大新闻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成为常态。2011年,各级党委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至此,包括各级党委、政府、央企在内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然而,实际的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一些新闻发言人无法满足公众和媒体的知情权,甚至沦为“摆设”。新闻发言人不能好好地“发言”,一方面由于专业技能和媒介素养不高。面对公众期待和社会关切,缺乏足够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新闻发言人往往只是按照事先拟定的稿子进行通报。
一位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形象地说:“我们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信息不完全掌握还得站出来说,说多了领导不满意,说少了媒体不高兴,有时候可能两头都不买账。”
在这种背景下,信息无法及时传递,也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认为,在很多重大事件中,一些新闻发布采取搪塞、推诿或者其他办法拒绝公开信息,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
“不把真实情况告诉公众的直接后果是谣言满天飞。”董天策说,如果缺乏权威的发布,公众只好猜测,并给谣言传播提供了空间,“这在很多事件都得到验证。”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级党政机关中专职的新闻发言人较少,多由办公室、宣传部等部门人员兼任。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中,经常出现临时指派发言人的情况。
云南省曲靖市委和市政府“双料”发言人全恩德认为,“一把手”担任新闻发言人,力度和权威性肯定和过去不一样,也有助于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中央要求掌握最权威信息,也是决策最后拍板的‘一把手’出来发布信息,对稳定人心、增强信息的可信度并推动问题的解决都有帮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说。
“要与媒体、公众实现有效的互动,发布的内容要实在,不是去讲一些大道理,或者公众已经很清楚的、老生常谈的话题。”全恩德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关键在于传递真实的信息。
董天策认为,主要负责人担任“第一发言人”为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补充,但要切实执行下去,首先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正视问题,改变“应对媒体和社会”的思维。
云南省马龙县委书记贺勇认为,“第一新闻发言人”必须淡化官员意识,主动与媒体沟通,向社会通报情况,才能妥善处理好突发事件。“在舆论压力面前,要勇敢面对问题和矛盾,不躲、不拖、不推、不堵、不抗。”
有了制度的设计,“第一发言人”有望成为今后新闻发布会常态。接受采访的专家和干部认为,除了真实公开信息外,“第一发言人”还应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媒介素养。同时,要加强组织管理,及时掌握全面、权威的信息,这对各地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记者 白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