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实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1-12-08 01:09:40 浏览次数:16780
2021-12-07 10:40:18现场图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宗霞主持新闻发布会(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新闻发布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近日,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实施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以下简称“29条措施”),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有关领导全面解读“29条措施”,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勤先生;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俊先生;
云南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杨昆先生;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熊梅女士。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勤先生发布新闻 。
2021-12-07 10:42:14现场图文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勤发布新闻(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 王学勤: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新闻发布会。又看到了各位媒体朋友熟悉的青春面孔,非常高兴。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科技厅向各家媒体、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云南科技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感谢今天出席新闻发布会的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长期对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21年12月3日印发的《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以下我就简称“29条措施”)的有关内容。
2021-12-07 10:46:13现场图文
王学勤:
一、关于“29条措施”制定的背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近年来,国内有多个兄弟省市制定出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关政策,这些政策理念新、力度大、措施实,在当地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要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强化创新引领,更加重视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当前,全省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向科技要动力、向科技要解决方案的关键期。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云南科技创新“基础弱”“底子薄”的现状还未根本改变,创新政策环境不优、创新平台不多,创新主体不强,研发投入不足,区域创新体系薄弱仍在制约着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必须下决心研究制定突破性政策,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也创造更良好的创新主体营商环境。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投资促进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省科技厅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广泛调研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在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工作经验,公开征集全省科研单位、高校、科技型企业和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瞄准我省科技创新中的政策难点、堵点和科研人员的“痛点”“槽点”,研究起草了“29条措施”,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最终报请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印发实施。
2021-12-07 10:53:25现场图文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赵嘉 摄影)
王学勤:
二、“29条措施”的主要内容
“29条措施”包括4个部分共29条政策条款,每一条都实实在在,都是政策干货。四个方面分别是:
第一部分围绕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打造领先科技力量,提出了支持云南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高新区建设和引进新型研发机构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第二部分围绕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制定了支持企业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强化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第三部分围绕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出了完善财政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职称评审政策,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加大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力度,推动科技计划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一系列具体措施。第四部分围绕强化区域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出了推动州(市)、县(市、区)科技创新,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支持技术交易和技术合同登记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2021-12-07 10:54:54现场图文
王学勤:
三、“29条措施”的主要特点
“29条措施”在学习借鉴兄弟省份先进经验的同时,也结合我省实际作了一些创新探索。“29条措施”制定出台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云南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开处方。针对全社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不多不强和基层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二是基于其他省份能做、云南省就没有理由不能做的原则,冲破思想束缚,科技创新管理要做创新管理的先行者,不争论、不磨蹭、大胆试,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寻求创新突破。广泛借鉴10余个兄弟省份已出台的政策措施,重点在夯实创新基础、提升创新主体能力、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科研人员活力等方面寻求快速突破;三是结合我省实际,创造性地研究提出了一些创新举措。主要是涉及对新获批创新平台的大力支持、对高新区的资助补助、对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的补助支持、对规模以上企业新设立研发机构的经费补助、扩大了创新券的支持使用范围、强化省市一体化协同创新工作机制等有关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说都是新鲜出炉的,还热乎着呢。
2021-12-07 10:56:08现场图文
王学勤:
四、“29条措施”的政策导向
“29条措施” 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充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三评”改革、优化科研管理改革提高科研绩效、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等文件精神,充分学习和借鉴全国各地在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有效政策措施和工作经验,并结合云南实际做了创新探索,力求条条务实管用,争取款款都有吸引力。主要突出了3个方面的政策导向。
一是着力推动创新资源进一步向产业有效聚集。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大力培引创新主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9条措施”提出:对新获批的或年度排名明显提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给予研发经费支持;提高引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招商引资考核分值,鼓励州市从省外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对整体迁入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经费补助,支持双创孵化载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用创新券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购买转化高价值专利;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净收入单位留成部分用于技术转移服务人员奖励,明确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分类管理政策等。
2021-12-07 11:12:13现场图文
王学勤:
二是针对短板弱项开出有效良方。针对创新平台不足的问题,提出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经费、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给予经费补助和项目支持,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等来滇设立研发机构;针对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提出对新设立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企业给予经费补助,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年度增量部分按150%加计考核等;针对科技创新人才短缺问题,提出围绕重大需求遴选顶尖科学家给予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培养力度,鼓励从事成果转化和创业的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对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毕业的博士来滇创新创业直接给予项目支持等;针对基层科技创新意识薄弱、创新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对州(市)、县(市、区)的研发投入考核,把研发投入强度纳入省对州市年度考核对指标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各州(市)、县(市、区)党委和政府每年年底前,要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报告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情况,支持昆明市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等具体措施。
三是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明确财政科研项目间接费用使用具体政策,解决间接费用绩效发放的堵点问题;支持外籍科学家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探索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跨省使用;进一步扩大科研机构在内部机构设置、编制使用、高层次人才招聘等方面的自主权;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开展科研、专业课教学活动并可取得合法兼职报酬;支持省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实行高层次科技人才项目工资制和年薪制等。
2021-12-07 11:13:56现场图文
王学勤:
29条,措施虽然不算太多,但足够新,足够实,足够管用。我们希望,这“29条措施”,能够给我省的各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插上创新腾飞的强大翅膀,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越来越游刃有余;这“29条措施”,能够让全国的各创新主体、科技创新人才,看到云南满满的诚意,云南经济欠发达,但云南吸引创新、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不欠发达,真诚欢迎省内外、海内外有志之士、科技人才、创新型企业、研究型大学、大院大所,尽快到云南来创新创业、拓展事业,到云南来施展自己的创新创业抱负,闯出一片更广阔的、更动人的事业天地。也希望我们的各家新闻单位、各位媒体朋友给予广泛宣传报道,让天下人都知道云南有创新29条。
以上就是我发布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2021-12-07 11:58:37现场图文
宗霞:
感谢王厅长专业热情的发布,也感谢省科技厅为我们大家带来的足够新、足够实、足够管用的“29条措施”。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媒体机构。
2021-12-07 12:01:06现场图文
科技日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科技日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请问“29条措施”在加快人才培养引进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2021-12-07 12:03:30现场图文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俊答记者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高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29条措施”从3个方面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的具体政策。
一是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科研人才资源,完善科研人才引进政策。对自然指数排名前100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毕业的博士、ESI全球前1‰学科毕业的博士来滇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直接给予省基础研究面上项目支持。支持外籍科学家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探索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跨省使用。
二是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我省重点产业、领域科技发展需求,遴选国内外顶尖科学家,给予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在确定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任务范围内,由领衔科学家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自主选聘科研团队,自主安排使用科研经费。从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中列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不纳入“三公”经费统计范围,不受零增长要求限制。落实《云南省容错纠错办法(试行)》,健全符合云南实际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容错机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和风险防控机制。
三是培养具有创新活力的青年科研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人才科研项目资助力度,鼓励青年人员在重大科技攻关中、重要岗位上历练。支持青年科研人才担任省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牵头组建团队承担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加大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拔力度,加强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的科技奖励。
回答完毕,谢谢。
2021-12-07 12:04:07现场图文
云南网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网记者:
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州(市)、县(市、区)研发投入不足,区域创新体系不健全始终制约着创新型云南的建设,请问“29条措施”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谢谢。
2021-12-07 12:04:46现场图文
云南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杨昆答记者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财政厅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 杨昆:
谢谢云南网记者的提问。云南作为欠发达省份,科技创新“基础弱”“底子薄”的现状还未根本改变,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长速度跟不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针对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29条措施”进一步优化创新政策,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把科技创新的各项安排部署落到实处。
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杠杆作用。结合《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部署,建立规划实施与财政预算的衔接协调机制,支持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培育和引进创新主体、科技人才团队等,探索多元化资金投入方式,优化投入结构,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二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规模以上企业新设立研发机构,且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5%(含)的,一次性给予后补助经费30万元。提高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权重,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年度增量部分按150%加计考核。
三是推动基层党委和政府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州(市)、县(市、区)党委和政府每年年底前,要向上级党委和政府报告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情况。把研发投入强度纳入省对州市年度考核的指标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开展县域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每年发布监测评价报告,根据各地创新能力争先进位情况给予财政奖补。
谢谢大家。
2021-12-07 12:05:09现场图文
云岭先锋杂志社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
云岭先锋杂志社记者: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要求,要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体制机制。“29条措施”有哪些具体措施体现了这些方面的改革要求和精神?谢谢。
2021-12-07 12:05:30现场图文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熊梅答记者问(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熊梅:
感谢云岭先锋杂志社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省委、省政府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系统性安排部署,扎实推进“三评”改革,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充分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对于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精神,“29条措施”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
一是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云南实验室可按规定自主评审正高级职称。鼓励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办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创业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作出重大贡献的可直接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云南省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承担的单项到位经费超过100万元的横向科研项目,在人才评价、职称评聘、业绩考核、科技奖励等方面视同省科技计划项目。
二是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云南省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在科研活动中的高层次人才招聘、内部岗位设置、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内部薪酬分配等更多自主权。
三是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支持省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对急需紧缺、业内认可、业绩突出的极少数高层次科技人才探索实行年薪制。结合单位实际,动态调整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绩效工资水平,向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任务较多、成效突出的科研人员倾斜。支持科研人员在保证履行好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兼职开展科研、专业课教学活动,可按规定或协议约定取得合法兼职报酬。
四是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主要用于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剩余部分留归项目承担单位用于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具体分配方式和比例在充分听取本单位科研人员意见基础上进行约定。
回答完毕,谢谢。
2021-12-07 12:12:41现场图文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记者 赵嘉 摄影 )
新华社记者:
请问“29条措施”如何从政策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聚集,以实现云南省十一大提出的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这一目标任务?谢谢。
2021-12-07 12:13:27现场图文
王学勤:
谢谢新华社记者的提问。你提这个问题可以说提到点儿上了,组织推进对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是科技部门的核心任务之一。推进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要大力提升全省的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高度融合。“29条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安排和部署。
第一,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在政策上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云南实验室实行创新自主决策制、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在科研项目立项、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经费使用等方面充分赋予自主权,加快形成支撑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的创新供给链。对获国家批复或省委、省政府批准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经费、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符合条件的列入省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或“四个一百”重点项目计划予以支持。对新获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给予一定经费补助,优先支持申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对新获批的或排名提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给予一次性500-1000万元研发经费支持。
第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单独建设或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产业创新平台,企业投资超过3000万元(含)的,直接享受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有关支持政策。支持双创孵化载体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双创孵化载体培育的企业首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每认定1家奖励双创孵化载体5万元,每家双创孵化载体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扩大创新劵支持范围,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用创新券购买高价值发明专利进行转化,符合条件的按照技术转让合同金额的50%进行兑付,每户企业每年兑付创新券最多达30万元。
2021-12-07 12:14:22现场图文
王学勤:
第三,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符合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扶持政策的研发机构,可给予经费补助,年度最高可达800万元,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赋予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除特殊规定外,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由新型研发机构依法取得、自主决定转化及推广应用。
第四,引进一流创新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等来滇新设立的研发总部、区域研发中心或者高水平的研究院等,认定为新型研发机构并评估为优秀的,最高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奖补。对州市从省外引进落地的有效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按其投资额的2倍计算招商引资任务完成额度。对整体迁入云南的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经费补助30万。省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团队和技术成果持有人来滇设立的科技型企业,直接纳入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进行培育,纳入培育库我们有相关的政策支持。
刚才说的创新主体、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这些创新要素都要围绕着我省重点产业开展技术创新,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推动,可以有效地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聚集,促进这些创新主体增多增强了,创新平台增多增强了,新型研发机构增多增强了,我们就有了更强大的力量来进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就是我对刚才新华社这位记者提问的回答。
我希望各位记者、各家媒体通过你们的渠道,做好“29条措施”的宣传,扩大政策在全社会的影响,推进“29条措施”的加快落地,吸引省外优秀人才、企业、科研院所、机构到云南落地、创新创业。这里我再次代表省科技厅感谢各位记者、媒体,谢谢。
2021-12-07 12:15:27现场图文
宗霞: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踊跃提问,也特别感谢所有发布人专业、热情、全面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