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首页 > 人社动态 > 厅内动态 > 内容

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云南接下来这样干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3/9/15 15:18:25    阅读次数:0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扩大就业、化解失业风险的重要手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省委书记王宁要求全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开展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学习借鉴永仁经验,突出组织化这一关键,加强信息整合共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创新劳务服务方式,帮助解决吃饭、住宿等一些实际困难,组织更多群众不出远门打工挣钱,着力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产业工人。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推广永仁经验,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产业、企业、就业“三业”联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记者从在楚雄州永仁县召开的全省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现场推进会上获悉,近年来,全省各级人社部门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大力实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建成省、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县域内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城乡一体化规范就业见习、职业指导等9个方面56项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就业服务更加规范建成全省统一服务系统,11大门类公共就业服务实现业务全程信息化经办,用“不打烊”的信息化窗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全省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接下来,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坚持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为牵引,全面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增强各级组织力,提高就业工作组织化水平,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建设城乡统筹、覆盖全民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以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核心,以幸福里社区、零工市场、乡镇和村(社区)就业服务站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为支柱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各州(市)结合实际建设1-2个各具特色的幸福里社区县(市、区)按照“标准化建设、场地化落实、专业化运营”要求至少建设1标准化零工市场推进乡镇、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站点建设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大力实施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建立多方参与的就业服务新机制。

打造全省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今年年底前建成全省集中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信息平台,实现全流程进系统、全业务实名制、全服务用数据。全面推进业务协同提供精准服务,做好就业信息采集,依托大数据分析人找政策人找服务转变为政策找人服务找人,促进人岗智能匹配,向招聘企业精准推荐人才、向求职者精准推荐岗位信息,拓展直播带岗、远程面试、实景体验等应用,支持劳动者和企业便捷享受就业服务。

完善贯穿全程、便捷精准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摸清就业需求,建立实名制台账根据技能专长、能力素质分类分级,提供合理建议和求职技巧指导,推介就业创业政策和职业培训项目筹集就业岗位,聚焦特色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跟踪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深入实施人社干部进企挂县稳岗拓岗专项行动,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确保周周有招聘活动,时时有就业服务促进供需匹配,统筹企业用工需求和群众就业需求,根据服务对象需求精准推送岗位资源,拓展网络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渠道,降低求职者岗位搜寻成本。强化技能培训,完善与就业创业相衔接的培训课程和内容,动态调整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目录全面开展企业职工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培养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增收落实就业援助,针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制定个性化就业援助计划,开展结对帮扶,优先提供职业指导、优先推荐岗位信息、优先提供培训见习机会,对市场化就业困难的,通过公益性岗位给予兜底保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优化创业服务,大力实施创业云南建设三年行动,打造七彩云南 创业福地创业品牌,健全包含政策解读、项目推荐、信息咨询、能力培养、贷款帮扶、金融对接、成果转化等一体化的创业服务体系,最大限度激发创业活力推进政策兑现,推动稳就业政策进企业、进园区、进校园、进社区(村)、进家庭,简化申办流程,推行直补快办,加强政策享受对象比对识别,实现无感智办加快惠企利民政策兑现,及时把政策红利送到用人单位和群众手中。


  • 栏目导航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运行维护: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信息中心

联系方式:0871-12333

滇ICP备10002878号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568号   网站标识码:5300000003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引用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我要投诉
我要评价